12 November 2010

[書] 大江大海 一九四九



還未讀畢,但急不及待要和有心人分享,一本足以要人流淚的一本書。
如果你喜歡白先勇的台北人,或者義海豪情中那種亂世情懷,你會喜歡這本書。
紅藍色調的封面,加上1949這個敏感年份,不用看內容便知它無法在大陸生存。
但,正如文安裕所說,面對政治,i don't give a damn。
這本書真正意義不在其政治背景,而是讓這一代了解過去的傷痕。
由龍應台的美君開始,一個個零碎片段,對歷史來說,是那麼的卑微。
但那個年代的人,卻都經歷了相同的往事。
他們努力的活著,大江大海卻最能無情的淹沒了太多的人。

這是一本要用心去細讀的書。
歷史課以外,我們這一代哪能明白顛沛流離的悲哀?
如果你對戰爭的認識只限於三國online,或是個凡事抱怨的人。
我相信你會看不懂這書。

這篇廢話,也唯有留給有心人了。

延伸閱讀:安裕周記//今夜星光燦爛

30 October 2010

[電影] 抱抱俏佳人

我發誓!吸引我的不只是林生!
(當然他的出現會加分)
但丁太是一個因素,
黃真真配鄭丹瑞亦是個值得看的原因。



上次<分手說愛你>比很久以前那套<早熟>好看很多
黃真真的戲有時會Cult片味太重,所以有鄭丹瑞會把整件事balance一點。
很一貫丁太愛情喜劇的風格,不過也許真的長大了,沒一味的在笑。
當然,我還未到中女年紀所以沒太多“道出了一眾OL心聲”的感覺!!

至於林生,無可否認這是很林峯的角色。
但比起電視劇這已經突破了他近幾年官仔骨骨的定位。
其實他早年也有很多不同的嘗試,只是近幾年少了搞笑...
而且比起<翡翠明珠>,還是時裝比較討好。

{書} 死後四十種生活

在台北買,一本很奇怪的書。
英文原裝版是SUM:Forty Tales From the Afterlives。



中學以後閱讀的意欲直線下降,沒有很認真的去對待文字。
最近,終於,
「的」起心肝去閱讀耶。
這個步驟其實不容易,因為你不是單純地在「看書」,
而是「閱讀」,要細味及咀嚼當中的文字與意義。
所以選了一本很玄的作品。

我很害怕死亡,所以想認識更多。
人會對這個題目感到不安,或視為禁忌,
大抵是因為太多的不確定(uncertainty)。
亦因如此,作者發揮的空間更大,
不只四十種生活,只要你能想到其實也能寫成一個故事。

作者寫的這四十個想法,充滿幻想,瘋狂,
又很奇妙,令人又很深的沉思。
我們死後,可能是上天堂,
可能是灰飛煙滅,也可能要投胎轉世。
這一點不肯定,令在世的人更要努力活每一天,
因為你不知道下一刻你會發生何事,
更不知道死後世界會變得如何。
所以建議你給自己一些空間才閱讀這本書,
讓你能有機會作反思,give yourself a break。


11 October 2010

我想 我不會愛你

聽歌的其中一個習慣,是遇到喜歡的歌,會不斷地loop去聽。
最近愛極了hebe的第一張個人專輯 - Love
而這一首,是我最中意的...



你的呼吸 穿過身體 我來不及反應
你的聲音 躲在耳裏 讓我生病
謝謝 你給的 讓我沈迷 讓我丟掉了姓名
在好奇的時候 拉不住眼睛
我想我不會愛你 這樣下去
渺小的自尊 都快要拋棄
我想我不會愛你 只是也許
你的嘆息 散落一地 讓我歇斯底裏
靠得太近 一不小心 弄傷自己
謝謝 你給的 讓我沈迷 讓我困住了自己
在迷路的時候 舍不得離去
我想我不會愛你 這樣下去
渺小的自尊 都快要拋棄
我想我不會恨你 傷的痕跡
住在我心底 變成了秘密
我想我不會愛你 害怕失去
所以逞強的 遠遠看著你
我想我不會恨你 只是也許
我想我不會愛你 這樣下去
渺小的自尊 都快要拋棄
我想我不會恨你 傷的痕跡
住在我心底 變成了秘密
我想我不會愛你 害怕失去
所以逞強的 遠遠看著你
我想我不會恨你 只是也許

18 July 2010

[Musical] 柯迪夫 Octave

2010.7.9


柯。迪。夫。

有點遲,不過musical的確比較適合我。有故事有歌聽感覺比較豐富。

事前沒看這個故事內容,純粹的ivana+hins+風車草組合吸引我。結果,又是李想(見前文...)式的年輕人追尋夢想。這次不是學生身份的我,以「上班族」名義去看,又會否多點思考空間呢?

撇除看完舞台劇要有思考位這點,簡單一點,要笑位也是絕對充足。除了一些硬要放歌的位,我覺得比我上幾次看的舞台劇還要精彩!

(也要撇除廉價票要坐超高位置引置雙腳麻痹這點。)

17 July 2010

[電影] Toy Story 3



反斗奇兵未必算是my all time favourite,畢竟也是後期才看vcd的。不過很愛玩具世界中的那點純真,也最愛woody(某程度上是因為他的定位像snufkin...)!可惜...只能看中文版,有點難把張衛健跟woody拉上關係...

故事發展到andy長大成人,玩具們面臨被遺棄的危機!而且遇上了大奸角方中sir(又名benz雄聲演的loso),所以今集的情節絕對驚險刺激!基本上這套比較適合大人觀看的吧,他們面對死亡的那一幕,覺得自己有點打破了眼淺的新低點了...

P.S. 我第一次的3D獻給了它...

20 June 2010

[電影] Nodame & Break Up Club


兩件不相連的電影。
Nodame的感覺是"終於"完了,尤其special版的靚景。
原來Nodame這麼多年下來才23歲!要幾多勇氣才能像她去找尋夢想...
由於最近也在看上野樹里的<無法坦誠相對>,
只能說她在造型上的可塑性極高!
By the way,去戲院時觀眾surprisingly是大量的公公婆婆...
我已變成他們的一份子了嗎??

Break Up Club。
現實中如果我遇上像她或他的人,
我想會很發火。
但偏偏這套是很寫實的時下"年青人"電影。
還好有很多笑位,最初有點亂但橋段還是有一點令人意想不到。
不過呢,黃真真的電影,我還是期待中秋上映那一套呀。



1 May 2010

[電影] First of May 與 Melody

每年五月一日總會很老土的想一下First of May這首歌。


Bee Gees的成名曲,我最有印象其實是在日劇<若葉之二了>(也就是<徬徨少年時>)聽,
不過此曲成名是源於<兩少無猜Melody>,一套1971年的英國電影。


Youtube片段:http://www.youtube.com/watch?v=iLGySGsoGQs

內容基本上講述一對初中生要去結婚。不但代表了Puppy Love的情懷,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往往讓大人哭笑不得的那種幼稚及青春啊!!!當然,時下的初中生哪會可能像主角般純真,我們該慶幸他們加快變成熟,抑或為他們愚蠢地要掙扎脫離人生最快樂的階段而慨嘆?

人會懷念過去,大多是不滿現狀吧。
這個五月,正式為我人生的學習階段劃上頓號(我覺得不要用句號比較好,不要把結局說死),真的意想不到,我唸了3+6+7+3+1=足足二十年的書!
其實,我還對幼稚園第一天上學的情況記得很清楚,
記得一次默書跌破90分我竟然哭了(中學時不知有幾多次的不合格),
而最後,竟然是兩份paper黯然地陪我就最後這段路。(救命呀!)
雖然對前路不清楚,但我仍會盼望能活很好。
希望熱誠不會這麼快被現實澆滅啦!!

勞動節快樂!今晚去看許哲珮!

25 April 2010

[日劇] 無法坦誠的相對















如果你喜歡
如果你喜歡上野樹里跟瑛太,
如果你喜歡劇情類的日劇,
都要看這套

由twitter文化入手的的一個故事,
其實看完後有點沉重,
不過就是覺得很型格的一套日劇。



2 April 2010

[電影] Echoes of the rainbow

今年唯一在電影節的一套,也慶幸是在多人的情況下看。因為當你也想哭的時候聽到一大堆人的鼻涕聲,就自然緩衝一下情緒!原來也是最原始的橋段,但往往也令人感動(所以不要再說藍色生死戀只是屬於師奶的了!)
由於事前沒看任何trailer或資料,所以我只知有任吳二人,也是入場後才知最近903常播的那首歌便是片中主題曲。還有一大堆60s的英文歌,香港的殖民文化,也許就是這部戲也能讓外國影展容易接受的原因吧。阿,第一次看見的新人(我承認有點outdated),他的英文很好聽!而且60s的髮型太適合他了.......
老二小童星是我難得覺得可愛的小孩,絕對比台灣的小小彬或殺人犯那個或萬寧小妹還有潛質!
快點趁難得的假期哭一場吧!

5 March 2010

Sit back. Relax. Enjoy the movies.

一口氣看了兩套電影,一套<72家租客>,加上<交響情人夢>!
基本上甚少到戲院看笑片,但很享受這個禮拜難得的悠閒...
又其實,還有無數工作等著我,我只是採取眼不見為乾淨的態度...



72家租客 - 我發誓不只是為了林峯才去看的!
而是我本身便是tvb迷,再加上比較愛看時裝...
不過確實好笑,特愛張學友的賤!


Nodame電影版貫切了前幾集的風格,
而且坐在戲院內看千秋王子指揮很有feel!
看千秋跟野田妹的相處很感動,不過最關鍵的一刻完結了。
如果我會日文我會想直接飛到日本看後篇...

Fun week overall! And recharged!!

17 February 2010

Bitter and Sweet


Life is bitter but you can always add a little bit of sweet flavour.

With whatever colours you want, best served with a cup of tea or hot chocolate.

In the time of blues, get yourself some great food. A time for escape. And some space on your own.

Macarons from Le Goûter Bernardaud (TST), start from upper row:
Framboise, Chocolat Amer, Mangue Citron Vert, Rose.
Blackcurrent, Earl Grey, Caramel, Passion.

16 February 2010

Which is your new year song?

初三。赤口。

唯有少說話多做事
開始努力地去做功課跟收拾房子吧...
每年經過商場和看電視一定會聽到無數的新年歌曲
不過這一年忙得那裡都沒有去
所以只有這一首
不斷地在我的腦海loop著...

你聽鑼鼓聲一片 聲聲送舊年
你看大眾多歡暢 個個樂綿綿
歡呼聲 歌樂聲 響徹凌霄殿
齊聲恭祝你 有個歡樂年
歌歌舞舞共歡慶
杯杯要勝共歡燕
年年歡樂 歡樂年年

或者昨天才第一次聽到的這首:


Sour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3NMDX3AGuQ

不過較吸引我的是殺人犯的那個kid!(sorry對女孩沒興趣)

13 February 2010

新年快樂@新屋/舊屋?

十月尾開始我的家進行了一次大翻身。

這是件超級興奮的事,因為我們住了這邊十二年了,由我還是個小學生,到現在老大不少的大學畢業。沒變的是我很愛睡,很愛待在房裡,很愛把我大部份人生活在床上。所以我很希望把家裡都能變得很舒適的。

而在年三十晚,我終於搬進新(舊)屋!

是次搬屋經歷,讓我了解到:
1) 別人說搬屋很煩,是真的;
2) 搞不清是男還是女,當我在負責家電及搬抬事項;
3) 也許,我真的不會在離開這裡了...

可惜的是剛剛聽到一個不太開心的消息,上個禮拜還好的人,這天離開了。是個萍水相逢的人,但心裡不好受。更明白我是如何的幸福。

總之,新年快樂!亥時偷別人的wifi跟你拜個早年!

17 January 2010

從上班族 解讀 城市

剛看了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

我承認,我對這部舞台劇感興趣純粹是基於很膚淺的理由:鄭元暢、張艾嘉、王耀慶、很漂亮的服裝、很漂亮的海報。所以當同行友人告訴我((別人))說很悶,我還有點擔心有否選擇錯誤。

結過當然慶幸自己有在它重演時看了。

雖然有劇評認為最近影視明星參演舞台劇太多了,不過作為觀眾的,只求看得精采,所以不覺有太大問題。更何況張艾嘉本身就是個很厲害的演員,由<心動>到<20.30.40>,她似乎都愛演一些很有故事的中年女性;她在舞台上的演出,就好像現場看她拍電影一樣。而且整套舞台劇的編排、一些感情上的細膩描寫,都讓我感覺較像一套台灣電影。

題外話的是又令我想起台北了,雖然,現在的台北、香港、上海、倫敦等等,也變得一樣。所以無論面對那一個地方的觀眾,也會引起大家的共鳴吧。

尤其看著李想(鄭元暢飾),他飾演的上班族菜鳥,代表了新世代的社會新鮮人,也就是我,又或者最近鬧得熱鬨鬨的八十後。(喔喔先不談我們這群八十後,最近新聞上過份濫用這詞語了,加上莫名其妙出現的四五六七十後,只令我感到社會被弄得亂七八糟。)鄭元暢於劇中的定位有點像幾年前吳彥祖在快樂王子的演出。當然很帥,除此之外我覺得由他來演這隻菜鳥也很適合,李想所想的,也許是許多華麗上班族背後的無奈吧;在張艾嘉及王耀慶演得讓人緊張的演出時,李想與琪琪等也起了緩和氣氛的作用。尤其城市裡的人已經太沉重了,實在要有點輕鬆的成份比較好。

還有,我想尋找這張海報(白色那張也很喜歡)。

閱讀延伸

非常林奕華(劇團網頁)

7 January 2010

A year has passed. A decade has passed.

A "new year" doesn't mean too much for me now. When you get older, the 365 days actually occupy a tiny portion of your entire life, so why cares? I spent the day (and night) with my DVDs and my bed (surprisingly not even my computer!) and believe it or not, this is the best holiday ever!
Perhaps it's too late to write the so-called "Review of 2009", but indeed it has been a significant year. Trips X3 (Hokkaido, Taipei and Tokyo!!); Graduation; Master; Quit a job and get a job etc...and I did achieve some of my resolutions. Probably I should make 10 or more this year, so at least I will finish one or two!
Noting that it's also an end of a decade. This would probably be my "golden 10 years" as it went through my secondary school to now, a postgraduate and a complete adult. It was the period of uncertainty since it was full of changes, and I would treasure the memories cause I knew the next 10 years could be so boring, sitting in the office and doing the same work again and again. Somehow I would never want to get to it too soon, but most likely in less than half year I will be joining the group! Thanks to the people and things that appeared in the past decade, I hope in the next ten years, I would still be able to achieve the little dream inside my mind...